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虎纹蛙,以及虎纹蛙和牛蛙的区别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!
内容导航:- 虎纹蛙的栖息环境
- 虎纹蛙是几级保护动物?
- 怎么养虎纹蛙虎纹蛙的日常管理
- “田鸡”是什么?
- 虎纹蛙是什么
- 虎纹蛙是几级保护动物?
Q1:虎纹蛙的栖息环境
它属于水栖蛙类,常生活于丘陵地带海拔900米以下的水田、沟渠、水库、池塘、沼泽地等处,以及附近的草丛中。白天多藏匿于深浅、大小不一的各种石洞和泥洞中,仅将头部伸出洞口,如有食物活动,则迅速捕食之,若遇敌害则隐入洞中。雄性还占有一定的领域,即使在密度较大的地方彼此间也有10米以上的距离。当它们发现其他同类在领域中活动时,便很快跳过去将入侵者赶走。中文名:虎纹蛙分类等级:亚种概述: 原始属名 模式标本产地 模式标本保存地 国家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CITES公约级别未定IUCN红色名录等级未予评估(NE)红皮书等级未定中国特有是
Q2:虎纹蛙是几级保护动物?
虎纹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
虎纹蛙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,1989年列为《中国国家Ⅱ级保护动物》,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,同时也是唯一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蛙类,1996年列入《中国红皮书》,1997年,列入《华盛顿公约》濒危等级;2003年列入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》附录Ⅱ珍稀濒危物种名录中;2004年列入《中国物种红色名录》易危物种等级;2015年列入《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——脊椎动物卷》爬行类濒危。
虎纹蛙又叫水鸡,它的个头长得魁梧壮实,有“亚洲之蛙”之称。雌性比雄性大,体长可超过12厘米,体重250~500克。虎纹蛙个体较大,经济价值高。虎纹蛙和其他蛙类一样,都以农业害虫为主食。虎纹蛙常生活于海拔900米以下稻田、沟渠、池塘、水库、沼泽地等有水的地方,其栖息地随觅食、繁殖、越冬等不同生活时期而改变。繁殖季节主要在稻田等静水、浅水区活动,当年幼蛙,大多生活于石块砌成的田埂、石缝等洞穴中,仅将头部伸出洞口,如有食物活动则迅速捕食之,若遇敌害便隐入洞穴中,在黄昏后的几个小时,虎纹蛙活动最为频繁,尤其是在傍晚,显得异常兴奋。
虎纹蛙是肉食性动物,在自然界中以捕食蝗虫、蝶蛾、蜻蜓、甲虫等昆虫为主,虎纹蛙蝌蚪则靠摄食水中的原生动物、藻类及有机碎屑等天然饵料为食。虎纹蛙与一般蛙类不同,它不仅能捕食活动的食物,而且无需驯化便可直接发现和摄食静止的食物。对静止的食物有选择性,一般偏爱有泥腥味的食物,如鱼肉、螺肉、蚯蚓等。虎纹蛙的捕食时间主要在晚上,白天捕食较少。虎纹蛙蝌蚪变态快,因此蛙的生长期比较长。其生长速度比较快,经4-5个月的饲养,便可达到一级商品蛙规格。虎纹蛙从卵子产出到变态成蛙一般只需1个月左右时间,变态后的蛙,在气温30℃左右、饲料充足、管理适当的情况下,增重很快,每天的增重量可达其体重的6%,经过3个月左右的饲养,一般平均个体可达100克以上,大者可达150克。
Q3:怎么养虎纹蛙虎纹蛙的日常管理
虎纹蛙又叫水鸡,它的个头长得魁梧壮实,有亚洲之蛙之称。那么你对虎纹蛙的饲养方法了解多少呢?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怎么养虎纹蛙的内容,希望大家喜欢!
虎纹蛙的饲养方法
1、青蛙的培育:经过一个冬眠,到开春即4月上旬,温度上升到16℃以上时,亲蛙就要开始觅食,此时要投喂鲜活饵料蚯蚓、蝇蛆等,让亲蛙近快恢复体能,以利下一阶段繁殖、孵化。
2、繁殖、孵化:繁殖、孵化技术是虎纹蛙养殖的关键技术,水温上升到16℃以上时要作好繁殖前的准备,也就是将建好的产卵池、孵化池进行消毒,而后注人清水,最后通过调节水位和光照来调节好水温。一切准备好后即可将亲蛙从越冬池移出,移出后先用5mg/L的高锰酸钾药浴5分钟,然后移人产卵池。产卵池水位保持在0、2m,水温在20℃以上。正常情况亲蛙进入产卵池后2天一天就可以抱对产卵,若亲蛙成熟较好、气温较高,常常是在亲蛙进入产卵池后2~16小时就全部产卵。产卵池每天上午8点以后要注意观察,当卵团充分吸水膨胀就捞出移入孵化池。受精卵孵化时最适温度25℃,同时要有充足的氧气,在孵化时最好让受精卵浮在水中,如果沉入水底,要将受精卵移动,以免与池底粘连,导致底部的受精卵缺氧而影响孵化率。
3、饲喂技术:蝌蚪培育的关键技术是蝌蚪分级饲养。饵料优质多样化。投饵量随蝌蚪日龄的增长而增加,日投饵2次,前期以人工培养的浮游动物、鸡蛋黄为主,中、后期以红虫为主。刚变态的幼蛙,视觉和嗅觉尚不完全适应陆栖生活,此时应投活饵,如蚯蚓、蝇蛆等,5~7天后逐渐改喂切碎的鱼肉了、蚌肉、螺蛳肉等,再慢慢加入蛙料,最后完全过渡到喂养蛙料。定点投饵,在池底向排水口倾斜的池中,在其上方留出占池底面积1/4~1/5的陆地作为投饵处或设固定的饲料台,投饵量以2小时内基本吃完为度。
虎纹蛙的日常管理
1、虎纹蛙有大吃小的恶习,应一次性放足同规格的蛙数,饲养2~3个月后要把个体大的分开。
2、虎纹蛙白天穴居,因此应在池内设置隐蔽场所,如种植水生植物或在池底放入瓦砾、竹筒。幼蛙期最怕惊动、强光,对周围环境变化特别敏感,因此在幼蛙管理上,要注意保持池边环境的安静,白天要采取遮阳措施,避免强光和曝晒。
3、及时清除残食、粪便,更换池水,保持水质清新,减少疾病的发生。
4、投喂的蛙料粒径大小以能一口吞食为宜;蛙料表面光滑,吸水软化快,不含过多的盐、油脂和异味,饲料营养全面,蛋白质含量在38%以上。
5、做好防暑和越冬工作,炎热时要采取加水,放水葫芦人池,搭遮阳棚,喷施冷水等方法降温,而冬季水温降低要注意保温,防止冻伤。
虎纹蛙的病自防治
1、红腿病
症状:发病个体精神不振、活动能力减弱,腹部膨胀,口和肛门有带血的黏液。发病初期后肢趾尖红肿,有出血点,很快蔓延到整个后肢。
防治:(1)将病蛙捞出集中在一个池内,用庆大霉素浸泡,用药量约50~150mg/L,每天1次,连续3天;(2)若蛙仍能摄食,可在饲料中加拌抗生素,同时添加护肝用多维等药物,连续投喂3天。
2、气泡病
症状:一般发生在蝌蚪期,腹部肿大,消化道内聚集大量气泡。
防治:控制池中水生生物量,勤换水,保持水质清新。另外,可以向养殖池加入食盐15g/立方米。
3、胃肠炎
症状:病蛙食量明显下降或停止摄食,在池中瘫软无力,捕起时缩头弓背,解剖可见胃外表有树枝状充血,胃粘膜出血,肠道外表发红,胃肠空。
防治:在饲料中添加盐酸黄连素4g/kg饲料或氟呢酸2g/kg饲料。
4、敌害
蝌蚪期敌害主要是昆虫,幼蛙期、成蛙期主要敌害是蛇和鼠。
预防:(1)把好进水关,进水口要用筛绢网伸到过滤,严防敌害生物的虫卵或幼虫随水入池。(2)养殖池四壁要光滑,防止敌害生物栖息繁殖。也可在养殖池外兼养一些鹅、猫之类的家禽、畜,来驱逐和消灭蛇、鼠等敌害。
虎纹蛙的生活习性
虎纹蛙的食物种类很多,其中主要以鞘翅目昆虫为食,约占食物量的36%,其他包括半翅目、鳞翅目、双翅目、膜翅目、同翅目的昆虫、蜘蛛、蚯蚓、多足类、虾、蟹、泥鳅,以及动物尸体等。令人难以致信的是它还吃泽蛙、黑斑蛙等蛙类和小家鼠,而且它们在虎纹蛙的食物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。看来它不仅长了一身虎纹,也的确是蛙类中名不虚传的“猛虎”。
由于眼睛的结构,一般蛙类只能看到运动的物体,故只能捕食活动的食物。但虎纹蛙与一般蛙类不同,不仅能捕食活动的食物,而且可以直接发现和摄取静止的食物,如死鱼、死螺等有泥腥味的水生生物的尸体。它对静止食物的选择不但凭借视觉,而且还凭借嗅觉和味觉。虎纹蛙主要在晚上出来活动和觅食,白天较少。它的舌根生在下颌前端,舌尖分叉,捕食时粘滑的舌头迅速翻转,射出口外将昆虫捕获,卷入口中。它还有另一种与其他蛙类不同的捕食方式,当发现猎物时,便向猎物跳过去,举头后仰并张开下颌,迅速伸出舌头一挥,扫出一个180度的弧线,在完成摆动前就准确地触到猎物,这个长而柔软的舌头便会将其包住,接着迅速地缩回舌头,把猎物带进口中,再吞到胃里,这个过程只需一瞬间即可完成。此外,还具有在浅水区域捕获水中昆虫、鱼类等的能力,这时它用下颌捕捉猎物,用嘴咬住之后吞食。
虎纹蛙是冷血的变温动物,没有恒定的体温,不仅体温低,而且常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。在阴雨天温度下降较多时,它会暂时停止摄食活动,生长速度变慢甚至停止。它以冬眠的方式渡过寒冷的冬天,在进入冬眠前,往往有一个积极取食的越冬前期,此时它大量地捕食,为越冬贮存养料。
Q4:“田鸡”是什么?
田鸡一般指虎纹蛙。
虎纹蛙常生活于海拔900米以下稻田、沟渠、池塘、水库、沼泽地等有水的地方,其栖息地随觅食、繁殖、越冬等不同生活时期而改变。
虎纹蛙是肉食性动物,在自然界中以捕食蝗虫、蝶蛾、蜻蜓、甲虫等昆虫为主,虎纹蛙蝌蚪则靠摄食水中的原生动物、藻类及有机碎屑等天然饵料为食。原产于柬埔寨、中国、老挝、缅甸、泰国、越南。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,最北达江苏盐城。
种蛙的培育:
种蛙池在投入使用10-15天宜清污消毒除害处理,放养密度为20-30只/平方米。种蛙池经常换注新水,调节池中水位,适量投放生石灰等药物,保持适宜水质。
种蛙雌雄分开投入培育池,经2-3天适应后开始摄食,坚持“四定”原则投放膨化颗粒饲料,日投量为种蛙体重的5-10%,每天1-2次。产卵前15天搭配鲜活饲料喂养,蚯蚓、黄粉虫、鱼块等鲜活饲料占日投量40-50%,并搭配适量维生素与微量元素,以提高体质与产卵率、孵化率。
Q5:虎纹蛙是什么
虎纹蛙又叫水鸡,它的个头长得魁梧壮实,有“亚洲之蛙”之称。
虎纹蛙雌性比雄性大,体长可超过12厘米,体重250~500克。皮肤较为粗糙,头部及体侧有深色不规则的斑纹。背部呈黄绿色略带棕色,有十几行纵向排列的肤棱,肤棱间散布小疣粒。腹面白色,也有不规则的斑纹,咽部和胸部还有灰棕色斑。前后肢有横斑。由于这些斑纹看上去略似虎皮,因此得名。趾端尖圆,趾间具全蹼。前肢粗壮,指垫发达,呈灰色。雄蛙具外声囊一对。已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。
虎纹蛙的头部一般呈三角形,头与躯干部没有明显的界限。头端部较尖,
游泳时可以减少阻力,便于快速游动。口十分宽大,除捕食外,一般很少张开。眼睛位于头的背侧或头两侧。上方和下方
都有眼睑,与眼睑相连的还有向内折叠的透明瞬膜,在潜水时,瞬膜上移可以盖住眼球。外鼻孔上有一个鼻瓣,可以随时开闭,以此控制气体的进出。雄性头部腹面的咽喉侧部有一对淡蓝色囊状突起物,叫做声囊,是一种共鸣器,能扩大喉部发出如犬吠一样的洪亮叫声,起到吸引雌性的作用。
虎纹蛙躯干部有两对肢体。前肢稍短,各有4趾,主要起支撑身体前部的作用,还能协助捕食及游泳的身体平衡。后肢较长,各有5趾,趾间有蹼,主要是在水中游泳和在陆地跳跃时起推进作用。全身呈金黄色并带黑色斑点。
Q6:虎纹蛙是几级保护动物?
虎纹蛙已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。
虎纹蛙个头长得魁梧壮实,有"亚洲之蛙"之称。雌性比雄性大,体长可超过12厘米,体重250~500克。皮肤较为粗糙,头部及体侧有深色不规则的斑纹。背部呈黄绿色略带棕色,有十几行纵向排列的肤棱,肤棱间散布小疣粒。腹面白色,也有不规则的斑纹,咽部和胸部还有灰棕色斑。
诗歌中“稻花香里说丰年,听取蛙声一片”这个蛙也主要指的是虎纹蛙。但随着人类的农药化肥应用破坏了它们的生态环境,以及毫无节制的狂捕贩卖以及滥杀,虎纹蛙数量急剧减少,以致现在稻田里已经基本听不见蛙声,更别说35年前春季那种彻夜“震耳欲聋”的蛙鸣了。
濒危因素
作为食物被捕猎:该蛙体型硕大,肉质鲜美,是南方居民喜欢食用的蛙类。广东广西两省七十年代年收购量达到60吨左右,因此被大量捕捉。因为贸易被捕猎:因为人们喜欢食用,经济效益巨大,商业 部门大量收购,促使农民大量捕捉。
但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自生自灭,无人管理的野生状态中,近年来,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和资源需求量增加造人们的过度猎捕,使其数量已经日趋减少,成了濒危动物,成这一资源已有崩溃之势。
以上内容参考:百度百科--虎纹蛙
关于虎纹蛙和虎纹蛙和牛蛙的区别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?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,记得收藏关注本站。
查看更多关于虎纹蛙的详细内容...
今日天气详情" target="_blank">温度6~17°
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虎纹蛙,以及虎纹蛙和牛蛙的区别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!
内容导航:- 虎纹蛙的栖息环境
- 虎纹蛙是几级保护动物?
- 怎么养虎纹蛙虎纹蛙的日常管理
- “田鸡”是什么?
- 虎纹蛙是什么
- 虎纹蛙是几级保护动物?
Q1:虎纹蛙的栖息环境
它属于水栖蛙类,常生活于丘陵地带海拔900米以下的水田、沟渠、水库、池塘、沼泽地等处,以及附近的草丛中。白天多藏匿于深浅、大小不一的各种石洞和泥洞中,仅将头部伸出洞口,如有食物活动,则迅速捕食之,若遇敌害则隐入洞中。雄性还占有一定的领域,即使在密度较大的地方彼此间也有10米以上的距离。当它们发现其他同类在领域中活动时,便很快跳过去将入侵者赶走。中文名:虎纹蛙分类等级:亚种概述: 原始属名 模式标本产地 模式标本保存地 国家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CITES公约级别未定IUCN红色名录等级未予评估(NE)红皮书等级未定中国特有是
Q2:虎纹蛙是几级保护动物?
虎纹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
虎纹蛙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,1989年列为《中国国家Ⅱ级保护动物》,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,同时也是唯一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蛙类,1996年列入《中国红皮书》,1997年,列入《华盛顿公约》濒危等级;2003年列入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》附录Ⅱ珍稀濒危物种名录中;2004年列入《中国物种红色名录》易危物种等级;2015年列入《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——脊椎动物卷》爬行类濒危。
虎纹蛙又叫水鸡,它的个头长得魁梧壮实,有“亚洲之蛙”之称。雌性比雄性大,体长可超过12厘米,体重250~500克。虎纹蛙个体较大,经济价值高。虎纹蛙和其他蛙类一样,都以农业害虫为主食。虎纹蛙常生活于海拔900米以下稻田、沟渠、池塘、水库、沼泽地等有水的地方,其栖息地随觅食、繁殖、越冬等不同生活时期而改变。繁殖季节主要在稻田等静水、浅水区活动,当年幼蛙,大多生活于石块砌成的田埂、石缝等洞穴中,仅将头部伸出洞口,如有食物活动则迅速捕食之,若遇敌害便隐入洞穴中,在黄昏后的几个小时,虎纹蛙活动最为频繁,尤其是在傍晚,显得异常兴奋。
虎纹蛙是肉食性动物,在自然界中以捕食蝗虫、蝶蛾、蜻蜓、甲虫等昆虫为主,虎纹蛙蝌蚪则靠摄食水中的原生动物、藻类及有机碎屑等天然饵料为食。虎纹蛙与一般蛙类不同,它不仅能捕食活动的食物,而且无需驯化便可直接发现和摄食静止的食物。对静止的食物有选择性,一般偏爱有泥腥味的食物,如鱼肉、螺肉、蚯蚓等。虎纹蛙的捕食时间主要在晚上,白天捕食较少。虎纹蛙蝌蚪变态快,因此蛙的生长期比较长。其生长速度比较快,经4-5个月的饲养,便可达到一级商品蛙规格。虎纹蛙从卵子产出到变态成蛙一般只需1个月左右时间,变态后的蛙,在气温30℃左右、饲料充足、管理适当的情况下,增重很快,每天的增重量可达其体重的6%,经过3个月左右的饲养,一般平均个体可达100克以上,大者可达150克。
Q3:怎么养虎纹蛙虎纹蛙的日常管理
虎纹蛙又叫水鸡,它的个头长得魁梧壮实,有亚洲之蛙之称。那么你对虎纹蛙的饲养方法了解多少呢?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怎么养虎纹蛙的内容,希望大家喜欢!
虎纹蛙的饲养方法
1、青蛙的培育:经过一个冬眠,到开春即4月上旬,温度上升到16℃以上时,亲蛙就要开始觅食,此时要投喂鲜活饵料蚯蚓、蝇蛆等,让亲蛙近快恢复体能,以利下一阶段繁殖、孵化。
2、繁殖、孵化:繁殖、孵化技术是虎纹蛙养殖的关键技术,水温上升到16℃以上时要作好繁殖前的准备,也就是将建好的产卵池、孵化池进行消毒,而后注人清水,最后通过调节水位和光照来调节好水温。一切准备好后即可将亲蛙从越冬池移出,移出后先用5mg/L的高锰酸钾药浴5分钟,然后移人产卵池。产卵池水位保持在0、2m,水温在20℃以上。正常情况亲蛙进入产卵池后2天一天就可以抱对产卵,若亲蛙成熟较好、气温较高,常常是在亲蛙进入产卵池后2~16小时就全部产卵。产卵池每天上午8点以后要注意观察,当卵团充分吸水膨胀就捞出移入孵化池。受精卵孵化时最适温度25℃,同时要有充足的氧气,在孵化时最好让受精卵浮在水中,如果沉入水底,要将受精卵移动,以免与池底粘连,导致底部的受精卵缺氧而影响孵化率。
3、饲喂技术:蝌蚪培育的关键技术是蝌蚪分级饲养。饵料优质多样化。投饵量随蝌蚪日龄的增长而增加,日投饵2次,前期以人工培养的浮游动物、鸡蛋黄为主,中、后期以红虫为主。刚变态的幼蛙,视觉和嗅觉尚不完全适应陆栖生活,此时应投活饵,如蚯蚓、蝇蛆等,5~7天后逐渐改喂切碎的鱼肉了、蚌肉、螺蛳肉等,再慢慢加入蛙料,最后完全过渡到喂养蛙料。定点投饵,在池底向排水口倾斜的池中,在其上方留出占池底面积1/4~1/5的陆地作为投饵处或设固定的饲料台,投饵量以2小时内基本吃完为度。
虎纹蛙的日常管理
1、虎纹蛙有大吃小的恶习,应一次性放足同规格的蛙数,饲养2~3个月后要把个体大的分开。
2、虎纹蛙白天穴居,因此应在池内设置隐蔽场所,如种植水生植物或在池底放入瓦砾、竹筒。幼蛙期最怕惊动、强光,对周围环境变化特别敏感,因此在幼蛙管理上,要注意保持池边环境的安静,白天要采取遮阳措施,避免强光和曝晒。
3、及时清除残食、粪便,更换池水,保持水质清新,减少疾病的发生。
4、投喂的蛙料粒径大小以能一口吞食为宜;蛙料表面光滑,吸水软化快,不含过多的盐、油脂和异味,饲料营养全面,蛋白质含量在38%以上。
5、做好防暑和越冬工作,炎热时要采取加水,放水葫芦人池,搭遮阳棚,喷施冷水等方法降温,而冬季水温降低要注意保温,防止冻伤。
虎纹蛙的病自防治
1、红腿病
症状:发病个体精神不振、活动能力减弱,腹部膨胀,口和肛门有带血的黏液。发病初期后肢趾尖红肿,有出血点,很快蔓延到整个后肢。
防治:(1)将病蛙捞出集中在一个池内,用庆大霉素浸泡,用药量约50~150mg/L,每天1次,连续3天;(2)若蛙仍能摄食,可在饲料中加拌抗生素,同时添加护肝用多维等药物,连续投喂3天。
2、气泡病
症状:一般发生在蝌蚪期,腹部肿大,消化道内聚集大量气泡。
防治:控制池中水生生物量,勤换水,保持水质清新。另外,可以向养殖池加入食盐15g/立方米。
3、胃肠炎
症状:病蛙食量明显下降或停止摄食,在池中瘫软无力,捕起时缩头弓背,解剖可见胃外表有树枝状充血,胃粘膜出血,肠道外表发红,胃肠空。
防治:在饲料中添加盐酸黄连素4g/kg饲料或氟呢酸2g/kg饲料。
4、敌害
蝌蚪期敌害主要是昆虫,幼蛙期、成蛙期主要敌害是蛇和鼠。
预防:(1)把好进水关,进水口要用筛绢网伸到过滤,严防敌害生物的虫卵或幼虫随水入池。(2)养殖池四壁要光滑,防止敌害生物栖息繁殖。也可在养殖池外兼养一些鹅、猫之类的家禽、畜,来驱逐和消灭蛇、鼠等敌害。
虎纹蛙的生活习性
虎纹蛙的食物种类很多,其中主要以鞘翅目昆虫为食,约占食物量的36%,其他包括半翅目、鳞翅目、双翅目、膜翅目、同翅目的昆虫、蜘蛛、蚯蚓、多足类、虾、蟹、泥鳅,以及动物尸体等。令人难以致信的是它还吃泽蛙、黑斑蛙等蛙类和小家鼠,而且它们在虎纹蛙的食物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。看来它不仅长了一身虎纹,也的确是蛙类中名不虚传的“猛虎”。
由于眼睛的结构,一般蛙类只能看到运动的物体,故只能捕食活动的食物。但虎纹蛙与一般蛙类不同,不仅能捕食活动的食物,而且可以直接发现和摄取静止的食物,如死鱼、死螺等有泥腥味的水生生物的尸体。它对静止食物的选择不但凭借视觉,而且还凭借嗅觉和味觉。虎纹蛙主要在晚上出来活动和觅食,白天较少。它的舌根生在下颌前端,舌尖分叉,捕食时粘滑的舌头迅速翻转,射出口外将昆虫捕获,卷入口中。它还有另一种与其他蛙类不同的捕食方式,当发现猎物时,便向猎物跳过去,举头后仰并张开下颌,迅速伸出舌头一挥,扫出一个180度的弧线,在完成摆动前就准确地触到猎物,这个长而柔软的舌头便会将其包住,接着迅速地缩回舌头,把猎物带进口中,再吞到胃里,这个过程只需一瞬间即可完成。此外,还具有在浅水区域捕获水中昆虫、鱼类等的能力,这时它用下颌捕捉猎物,用嘴咬住之后吞食。
虎纹蛙是冷血的变温动物,没有恒定的体温,不仅体温低,而且常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。在阴雨天温度下降较多时,它会暂时停止摄食活动,生长速度变慢甚至停止。它以冬眠的方式渡过寒冷的冬天,在进入冬眠前,往往有一个积极取食的越冬前期,此时它大量地捕食,为越冬贮存养料。
Q4:“田鸡”是什么?
田鸡一般指虎纹蛙。
虎纹蛙常生活于海拔900米以下稻田、沟渠、池塘、水库、沼泽地等有水的地方,其栖息地随觅食、繁殖、越冬等不同生活时期而改变。
虎纹蛙是肉食性动物,在自然界中以捕食蝗虫、蝶蛾、蜻蜓、甲虫等昆虫为主,虎纹蛙蝌蚪则靠摄食水中的原生动物、藻类及有机碎屑等天然饵料为食。原产于柬埔寨、中国、老挝、缅甸、泰国、越南。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,最北达江苏盐城。
种蛙的培育:
种蛙池在投入使用10-15天宜清污消毒除害处理,放养密度为20-30只/平方米。种蛙池经常换注新水,调节池中水位,适量投放生石灰等药物,保持适宜水质。
种蛙雌雄分开投入培育池,经2-3天适应后开始摄食,坚持“四定”原则投放膨化颗粒饲料,日投量为种蛙体重的5-10%,每天1-2次。产卵前15天搭配鲜活饲料喂养,蚯蚓、黄粉虫、鱼块等鲜活饲料占日投量40-50%,并搭配适量维生素与微量元素,以提高体质与产卵率、孵化率。
Q5:虎纹蛙是什么
虎纹蛙又叫水鸡,它的个头长得魁梧壮实,有“亚洲之蛙”之称。
虎纹蛙雌性比雄性大,体长可超过12厘米,体重250~500克。皮肤较为粗糙,头部及体侧有深色不规则的斑纹。背部呈黄绿色略带棕色,有十几行纵向排列的肤棱,肤棱间散布小疣粒。腹面白色,也有不规则的斑纹,咽部和胸部还有灰棕色斑。前后肢有横斑。由于这些斑纹看上去略似虎皮,因此得名。趾端尖圆,趾间具全蹼。前肢粗壮,指垫发达,呈灰色。雄蛙具外声囊一对。已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。
虎纹蛙的头部一般呈三角形,头与躯干部没有明显的界限。头端部较尖,
游泳时可以减少阻力,便于快速游动。口十分宽大,除捕食外,一般很少张开。眼睛位于头的背侧或头两侧。上方和下方
都有眼睑,与眼睑相连的还有向内折叠的透明瞬膜,在潜水时,瞬膜上移可以盖住眼球。外鼻孔上有一个鼻瓣,可以随时开闭,以此控制气体的进出。雄性头部腹面的咽喉侧部有一对淡蓝色囊状突起物,叫做声囊,是一种共鸣器,能扩大喉部发出如犬吠一样的洪亮叫声,起到吸引雌性的作用。
虎纹蛙躯干部有两对肢体。前肢稍短,各有4趾,主要起支撑身体前部的作用,还能协助捕食及游泳的身体平衡。后肢较长,各有5趾,趾间有蹼,主要是在水中游泳和在陆地跳跃时起推进作用。全身呈金黄色并带黑色斑点。
Q6:虎纹蛙是几级保护动物?
虎纹蛙已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。
虎纹蛙个头长得魁梧壮实,有"亚洲之蛙"之称。雌性比雄性大,体长可超过12厘米,体重250~500克。皮肤较为粗糙,头部及体侧有深色不规则的斑纹。背部呈黄绿色略带棕色,有十几行纵向排列的肤棱,肤棱间散布小疣粒。腹面白色,也有不规则的斑纹,咽部和胸部还有灰棕色斑。
诗歌中“稻花香里说丰年,听取蛙声一片”这个蛙也主要指的是虎纹蛙。但随着人类的农药化肥应用破坏了它们的生态环境,以及毫无节制的狂捕贩卖以及滥杀,虎纹蛙数量急剧减少,以致现在稻田里已经基本听不见蛙声,更别说35年前春季那种彻夜“震耳欲聋”的蛙鸣了。
濒危因素
作为食物被捕猎:该蛙体型硕大,肉质鲜美,是南方居民喜欢食用的蛙类。广东广西两省七十年代年收购量达到60吨左右,因此被大量捕捉。因为贸易被捕猎:因为人们喜欢食用,经济效益巨大,商业 部门大量收购,促使农民大量捕捉。
但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自生自灭,无人管理的野生状态中,近年来,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和资源需求量增加造人们的过度猎捕,使其数量已经日趋减少,成了濒危动物,成这一资源已有崩溃之势。
以上内容参考:百度百科--虎纹蛙
关于虎纹蛙和虎纹蛙和牛蛙的区别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?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,记得收藏关注本站。
查看更多关于虎纹蛙的详细内容...
今日天气详情" target="_blank">湿度46%
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虎纹蛙,以及虎纹蛙和牛蛙的区别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!
内容导航:- 虎纹蛙的栖息环境
- 虎纹蛙是几级保护动物?
- 怎么养虎纹蛙虎纹蛙的日常管理
- “田鸡”是什么?
- 虎纹蛙是什么
- 虎纹蛙是几级保护动物?
Q1:虎纹蛙的栖息环境
它属于水栖蛙类,常生活于丘陵地带海拔900米以下的水田、沟渠、水库、池塘、沼泽地等处,以及附近的草丛中。白天多藏匿于深浅、大小不一的各种石洞和泥洞中,仅将头部伸出洞口,如有食物活动,则迅速捕食之,若遇敌害则隐入洞中。雄性还占有一定的领域,即使在密度较大的地方彼此间也有10米以上的距离。当它们发现其他同类在领域中活动时,便很快跳过去将入侵者赶走。中文名:虎纹蛙分类等级:亚种概述: 原始属名 模式标本产地 模式标本保存地 国家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CITES公约级别未定IUCN红色名录等级未予评估(NE)红皮书等级未定中国特有是
Q2:虎纹蛙是几级保护动物?
虎纹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
虎纹蛙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,1989年列为《中国国家Ⅱ级保护动物》,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,同时也是唯一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蛙类,1996年列入《中国红皮书》,1997年,列入《华盛顿公约》濒危等级;2003年列入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》附录Ⅱ珍稀濒危物种名录中;2004年列入《中国物种红色名录》易危物种等级;2015年列入《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——脊椎动物卷》爬行类濒危。
虎纹蛙又叫水鸡,它的个头长得魁梧壮实,有“亚洲之蛙”之称。雌性比雄性大,体长可超过12厘米,体重250~500克。虎纹蛙个体较大,经济价值高。虎纹蛙和其他蛙类一样,都以农业害虫为主食。虎纹蛙常生活于海拔900米以下稻田、沟渠、池塘、水库、沼泽地等有水的地方,其栖息地随觅食、繁殖、越冬等不同生活时期而改变。繁殖季节主要在稻田等静水、浅水区活动,当年幼蛙,大多生活于石块砌成的田埂、石缝等洞穴中,仅将头部伸出洞口,如有食物活动则迅速捕食之,若遇敌害便隐入洞穴中,在黄昏后的几个小时,虎纹蛙活动最为频繁,尤其是在傍晚,显得异常兴奋。
虎纹蛙是肉食性动物,在自然界中以捕食蝗虫、蝶蛾、蜻蜓、甲虫等昆虫为主,虎纹蛙蝌蚪则靠摄食水中的原生动物、藻类及有机碎屑等天然饵料为食。虎纹蛙与一般蛙类不同,它不仅能捕食活动的食物,而且无需驯化便可直接发现和摄食静止的食物。对静止的食物有选择性,一般偏爱有泥腥味的食物,如鱼肉、螺肉、蚯蚓等。虎纹蛙的捕食时间主要在晚上,白天捕食较少。虎纹蛙蝌蚪变态快,因此蛙的生长期比较长。其生长速度比较快,经4-5个月的饲养,便可达到一级商品蛙规格。虎纹蛙从卵子产出到变态成蛙一般只需1个月左右时间,变态后的蛙,在气温30℃左右、饲料充足、管理适当的情况下,增重很快,每天的增重量可达其体重的6%,经过3个月左右的饲养,一般平均个体可达100克以上,大者可达150克。
Q3:怎么养虎纹蛙虎纹蛙的日常管理
虎纹蛙又叫水鸡,它的个头长得魁梧壮实,有亚洲之蛙之称。那么你对虎纹蛙的饲养方法了解多少呢?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怎么养虎纹蛙的内容,希望大家喜欢!
虎纹蛙的饲养方法
1、青蛙的培育:经过一个冬眠,到开春即4月上旬,温度上升到16℃以上时,亲蛙就要开始觅食,此时要投喂鲜活饵料蚯蚓、蝇蛆等,让亲蛙近快恢复体能,以利下一阶段繁殖、孵化。
2、繁殖、孵化:繁殖、孵化技术是虎纹蛙养殖的关键技术,水温上升到16℃以上时要作好繁殖前的准备,也就是将建好的产卵池、孵化池进行消毒,而后注人清水,最后通过调节水位和光照来调节好水温。一切准备好后即可将亲蛙从越冬池移出,移出后先用5mg/L的高锰酸钾药浴5分钟,然后移人产卵池。产卵池水位保持在0、2m,水温在20℃以上。正常情况亲蛙进入产卵池后2天一天就可以抱对产卵,若亲蛙成熟较好、气温较高,常常是在亲蛙进入产卵池后2~16小时就全部产卵。产卵池每天上午8点以后要注意观察,当卵团充分吸水膨胀就捞出移入孵化池。受精卵孵化时最适温度25℃,同时要有充足的氧气,在孵化时最好让受精卵浮在水中,如果沉入水底,要将受精卵移动,以免与池底粘连,导致底部的受精卵缺氧而影响孵化率。
3、饲喂技术:蝌蚪培育的关键技术是蝌蚪分级饲养。饵料优质多样化。投饵量随蝌蚪日龄的增长而增加,日投饵2次,前期以人工培养的浮游动物、鸡蛋黄为主,中、后期以红虫为主。刚变态的幼蛙,视觉和嗅觉尚不完全适应陆栖生活,此时应投活饵,如蚯蚓、蝇蛆等,5~7天后逐渐改喂切碎的鱼肉了、蚌肉、螺蛳肉等,再慢慢加入蛙料,最后完全过渡到喂养蛙料。定点投饵,在池底向排水口倾斜的池中,在其上方留出占池底面积1/4~1/5的陆地作为投饵处或设固定的饲料台,投饵量以2小时内基本吃完为度。
虎纹蛙的日常管理
1、虎纹蛙有大吃小的恶习,应一次性放足同规格的蛙数,饲养2~3个月后要把个体大的分开。
2、虎纹蛙白天穴居,因此应在池内设置隐蔽场所,如种植水生植物或在池底放入瓦砾、竹筒。幼蛙期最怕惊动、强光,对周围环境变化特别敏感,因此在幼蛙管理上,要注意保持池边环境的安静,白天要采取遮阳措施,避免强光和曝晒。
3、及时清除残食、粪便,更换池水,保持水质清新,减少疾病的发生。
4、投喂的蛙料粒径大小以能一口吞食为宜;蛙料表面光滑,吸水软化快,不含过多的盐、油脂和异味,饲料营养全面,蛋白质含量在38%以上。
5、做好防暑和越冬工作,炎热时要采取加水,放水葫芦人池,搭遮阳棚,喷施冷水等方法降温,而冬季水温降低要注意保温,防止冻伤。
虎纹蛙的病自防治
1、红腿病
症状:发病个体精神不振、活动能力减弱,腹部膨胀,口和肛门有带血的黏液。发病初期后肢趾尖红肿,有出血点,很快蔓延到整个后肢。
防治:(1)将病蛙捞出集中在一个池内,用庆大霉素浸泡,用药量约50~150mg/L,每天1次,连续3天;(2)若蛙仍能摄食,可在饲料中加拌抗生素,同时添加护肝用多维等药物,连续投喂3天。
2、气泡病
症状:一般发生在蝌蚪期,腹部肿大,消化道内聚集大量气泡。
防治:控制池中水生生物量,勤换水,保持水质清新。另外,可以向养殖池加入食盐15g/立方米。
3、胃肠炎
症状:病蛙食量明显下降或停止摄食,在池中瘫软无力,捕起时缩头弓背,解剖可见胃外表有树枝状充血,胃粘膜出血,肠道外表发红,胃肠空。
防治:在饲料中添加盐酸黄连素4g/kg饲料或氟呢酸2g/kg饲料。
4、敌害
蝌蚪期敌害主要是昆虫,幼蛙期、成蛙期主要敌害是蛇和鼠。
预防:(1)把好进水关,进水口要用筛绢网伸到过滤,严防敌害生物的虫卵或幼虫随水入池。(2)养殖池四壁要光滑,防止敌害生物栖息繁殖。也可在养殖池外兼养一些鹅、猫之类的家禽、畜,来驱逐和消灭蛇、鼠等敌害。
虎纹蛙的生活习性
虎纹蛙的食物种类很多,其中主要以鞘翅目昆虫为食,约占食物量的36%,其他包括半翅目、鳞翅目、双翅目、膜翅目、同翅目的昆虫、蜘蛛、蚯蚓、多足类、虾、蟹、泥鳅,以及动物尸体等。令人难以致信的是它还吃泽蛙、黑斑蛙等蛙类和小家鼠,而且它们在虎纹蛙的食物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。看来它不仅长了一身虎纹,也的确是蛙类中名不虚传的“猛虎”。
由于眼睛的结构,一般蛙类只能看到运动的物体,故只能捕食活动的食物。但虎纹蛙与一般蛙类不同,不仅能捕食活动的食物,而且可以直接发现和摄取静止的食物,如死鱼、死螺等有泥腥味的水生生物的尸体。它对静止食物的选择不但凭借视觉,而且还凭借嗅觉和味觉。虎纹蛙主要在晚上出来活动和觅食,白天较少。它的舌根生在下颌前端,舌尖分叉,捕食时粘滑的舌头迅速翻转,射出口外将昆虫捕获,卷入口中。它还有另一种与其他蛙类不同的捕食方式,当发现猎物时,便向猎物跳过去,举头后仰并张开下颌,迅速伸出舌头一挥,扫出一个180度的弧线,在完成摆动前就准确地触到猎物,这个长而柔软的舌头便会将其包住,接着迅速地缩回舌头,把猎物带进口中,再吞到胃里,这个过程只需一瞬间即可完成。此外,还具有在浅水区域捕获水中昆虫、鱼类等的能力,这时它用下颌捕捉猎物,用嘴咬住之后吞食。
虎纹蛙是冷血的变温动物,没有恒定的体温,不仅体温低,而且常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。在阴雨天温度下降较多时,它会暂时停止摄食活动,生长速度变慢甚至停止。它以冬眠的方式渡过寒冷的冬天,在进入冬眠前,往往有一个积极取食的越冬前期,此时它大量地捕食,为越冬贮存养料。
Q4:“田鸡”是什么?
田鸡一般指虎纹蛙。
虎纹蛙常生活于海拔900米以下稻田、沟渠、池塘、水库、沼泽地等有水的地方,其栖息地随觅食、繁殖、越冬等不同生活时期而改变。
虎纹蛙是肉食性动物,在自然界中以捕食蝗虫、蝶蛾、蜻蜓、甲虫等昆虫为主,虎纹蛙蝌蚪则靠摄食水中的原生动物、藻类及有机碎屑等天然饵料为食。原产于柬埔寨、中国、老挝、缅甸、泰国、越南。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,最北达江苏盐城。
种蛙的培育:
种蛙池在投入使用10-15天宜清污消毒除害处理,放养密度为20-30只/平方米。种蛙池经常换注新水,调节池中水位,适量投放生石灰等药物,保持适宜水质。
种蛙雌雄分开投入培育池,经2-3天适应后开始摄食,坚持“四定”原则投放膨化颗粒饲料,日投量为种蛙体重的5-10%,每天1-2次。产卵前15天搭配鲜活饲料喂养,蚯蚓、黄粉虫、鱼块等鲜活饲料占日投量40-50%,并搭配适量维生素与微量元素,以提高体质与产卵率、孵化率。
Q5:虎纹蛙是什么
虎纹蛙又叫水鸡,它的个头长得魁梧壮实,有“亚洲之蛙”之称。
虎纹蛙雌性比雄性大,体长可超过12厘米,体重250~500克。皮肤较为粗糙,头部及体侧有深色不规则的斑纹。背部呈黄绿色略带棕色,有十几行纵向排列的肤棱,肤棱间散布小疣粒。腹面白色,也有不规则的斑纹,咽部和胸部还有灰棕色斑。前后肢有横斑。由于这些斑纹看上去略似虎皮,因此得名。趾端尖圆,趾间具全蹼。前肢粗壮,指垫发达,呈灰色。雄蛙具外声囊一对。已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。
虎纹蛙的头部一般呈三角形,头与躯干部没有明显的界限。头端部较尖,
游泳时可以减少阻力,便于快速游动。口十分宽大,除捕食外,一般很少张开。眼睛位于头的背侧或头两侧。上方和下方
都有眼睑,与眼睑相连的还有向内折叠的透明瞬膜,在潜水时,瞬膜上移可以盖住眼球。外鼻孔上有一个鼻瓣,可以随时开闭,以此控制气体的进出。雄性头部腹面的咽喉侧部有一对淡蓝色囊状突起物,叫做声囊,是一种共鸣器,能扩大喉部发出如犬吠一样的洪亮叫声,起到吸引雌性的作用。
虎纹蛙躯干部有两对肢体。前肢稍短,各有4趾,主要起支撑身体前部的作用,还能协助捕食及游泳的身体平衡。后肢较长,各有5趾,趾间有蹼,主要是在水中游泳和在陆地跳跃时起推进作用。全身呈金黄色并带黑色斑点。
Q6:虎纹蛙是几级保护动物?
虎纹蛙已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。
虎纹蛙个头长得魁梧壮实,有"亚洲之蛙"之称。雌性比雄性大,体长可超过12厘米,体重250~500克。皮肤较为粗糙,头部及体侧有深色不规则的斑纹。背部呈黄绿色略带棕色,有十几行纵向排列的肤棱,肤棱间散布小疣粒。腹面白色,也有不规则的斑纹,咽部和胸部还有灰棕色斑。
诗歌中“稻花香里说丰年,听取蛙声一片”这个蛙也主要指的是虎纹蛙。但随着人类的农药化肥应用破坏了它们的生态环境,以及毫无节制的狂捕贩卖以及滥杀,虎纹蛙数量急剧减少,以致现在稻田里已经基本听不见蛙声,更别说35年前春季那种彻夜“震耳欲聋”的蛙鸣了。
濒危因素
作为食物被捕猎:该蛙体型硕大,肉质鲜美,是南方居民喜欢食用的蛙类。广东广西两省七十年代年收购量达到60吨左右,因此被大量捕捉。因为贸易被捕猎:因为人们喜欢食用,经济效益巨大,商业 部门大量收购,促使农民大量捕捉。
但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自生自灭,无人管理的野生状态中,近年来,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和资源需求量增加造人们的过度猎捕,使其数量已经日趋减少,成了濒危动物,成这一资源已有崩溃之势。
以上内容参考:百度百科--虎纹蛙
关于虎纹蛙和虎纹蛙和牛蛙的区别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?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,记得收藏关注本站。
查看更多关于虎纹蛙的详细内容...
今日天气详情" target="_blank">紫外线很弱